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无错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从另一个世界开始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六章,生命的过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选择,往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没有选择,却是让人更加痛苦的事情。

    现在的唐柏就没有选择,他想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状态,他就只能默诵《莲花经》的经文。

    他开始是排斥的。

    但又慢慢地接受。

    后来越专注起来。

    也许是唯一,所以才会专注。

    唐柏从来没有此次一样认真,专注。

    也许是因为专注,他发现自己的意识,在按着经文的顺序在移动。

    意识与经文形成了规律,形成了自然。

    经文没有以往的神奇,但根据经文的节奏,他的意识却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这种静不是静止,而是像大道一般,周行不殆、转动如一,不受任何记忆的干扰。

    此时,他是清醒的,也是安静的。

    他发现真正的静,并不是静止,也不是处于一种对外界一无所知的静。

    真正的静是清醒的,是情绪的安宁,是内外一体的。

    这种静是由外界的动而产生的静。

    就像天!

    天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是安静的,它是物质运动的规律而产生的静。

    它看透了时间,看透了空间,看透了万事万物的变化而产生的静。

    它不会因所谓的恶而抛弃恶,它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善而去宏扬善。

    因为一切物质的生灭都归它所有,都在它的规律之中。

    人的意识也应该如此。

    人由天地所生,人的精神就应该像天道一般,是安静的,又是永恒的。

    而人的躯体,应该像一个小小的自然界域。

    人们将身体的五藏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将人的经络分成阴阳,将无数穴位以天罡地煞相称。。。这说明,人的躯体本就是一个自然的界域。

    意识为天,躯体为地,既然如此,躯体的细胞组织都应该与意识存在关联的。

    唐柏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才发现:以意识感应心脏的细胸组织,以此为基点塑造形体,是一种狭隘的想法。

    从无形到有形,也并不是建房子,而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变化。

    他默默地念诵着经文,意念不受干扰的保持着极静的状态。

    此时的他,意念弥漫在紫色的与金色的粒子之间;他知道经文烙印的紫色粒子有十二亿九千六百万颗;他知道九窃金丹分解的金色粒子有八千一百万颗;而后,他又感应到这些粒子间,有气的存在,有无数物质细胞的存在。

    若是先前,发现气与其他物质细胞的存在,唐柏一定欣喜若狂。

    但他处于极静的状态时,对此,却是视如未见。

    他依旧默诵经文;他的意识依旧在紫、金两色间粒子游离;只不过随着意识移动速度,带着动了存在粒子间的气。

    开始时,气的流动非常绶慢,但慢慢地,流动的速度变快了,形成了一个圆圈,而这个圆圈,正如年少习武之时,真气流动的脉络极为相似,是以督脉为阳,以任脉为阴,形成阴阳周天的功法。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气流沉淀之处,发现了莲子。

    唐柏先前寻找过莲子,感知过莲子。

    但都没有发现莲子的踪迹。

    他以为莲子被九窃金丹与祭坛的神力炸碎了。

    原来它还在。

    只是隐藏起来了。

    莲子依旧,上面的裂缝中,一点嫩芽翠绿至极,散发着朦胧的光芒,将莲子笼罩在其中。

    唐柏知道,那是大道的屏障。

    唐柏的意念出现了短暂的波动,但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有莲子存在的地方,便是丹田。

    果不其实,唐柏发现,九窃金丹与祭坛神力融合的金色粒子,随着气的运行,沉淀在了莲子的下方,密密麻麻的金色光点,就像是一片金色的池塘。

    唐柏想起了世俗武者对丹田的称呼:气海。

    唐汝庭曾经告诉过他:气海乃是武者聚气所在,可纳百川之气,无限无极。

    他突然感觉,武,应该是比仙的修行更加高级。

    这种对比,就像两人者气的层次要求。

    气海是无限、无极、无形的,所以不可摧毁,不可限量。

    而修行是将气海转化成丹田,以此蕴养精元,成就金丹。

    这种修行,是将无形转化成有形。

    有形便有极限,便可推毁。

    这是醍醐灌顶的顿司,但唐柏的意识却毫无波动。

    仿佛这突然明白的道理,本就是他应该明白的道理,是理所当然应该明白的道理。

    气的流动夹杂着不知明的物质细胞,相融相斥,如经流动的河流淤积了泥沙,形成了沟渠。

    其中,还夹杂着紫色与金色的粒子,形成了细微的脉络。

    唐柏的意识又有了波动,这是从无到有的体现,这是真实存在的脉络。

    他成功了。

    无不是真的无,无是不可见的物质存在,就黑暗蒙住了双眼,看不见这种物质的存在。

    在前一世的世界,有人将这种无形的物质称之为暗物质,也有人称之反物质。

    任、督两两脉一成,便形成了阴阳两极。

    《医经》有言,任督一通,百脉比通。

    《医经》又言,一元化生,分两极阴阳,阴者生主血,阳者主气。

    于是,任督运气之时,如水满自溢,又形成分流。

    无数的细胞物质,亦随着气的运行,形成了新的脉络。

    任脉主阴,塑手足之阴脉,形成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中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督脉主阳,塑手足之阳脉,形成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在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中太阳膀胱经

    一时之间,阴与阳合,阳与阴合,离龙坎虎,大圈合着小圈,圈合着大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脉络运行图。

    与此同时,唐柏的形体,也由一个大大的金色圆球,生出了双手双脚的模样,只不有其形而无其质,软绵绵的贴在圆球之上。

    徐彩凤时刻关注着唐柏,见唐柏如此模样,不由张大的眼睛。

    她想寻问唐柏,到底发生了何事,又怕打拢到唐柏,于是她捂着嘴巴,生怕自己发出半点声音。

    这一次,她还真做对了,唐柏现在还处于‘至虚极、守笃静’的状态中,徐彩凤发出声音,还真有可能将他从‘至虚极、守笃静’的状态中惊醒过来。

    唐柏虽然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完全在他的认知当中。

    他现在的状态态,与天地自然一般。

    一切,都按着规律在形成。

    这种自然的规律本就是人体生成的本质;就像人有了口鼻就会呼吸,有了嘴巴和喉咙就会发出声音。。。

    这便是造化的神奇。

    人为万物之灵,便就是造化的神奇。

    何况,唐柏身体的细胞组并没有消失,只是并九窃金丹与祭坛的神力分解了,分解成了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与真元形成的气混合在了一起。

    但是人的细胞是有记忆的,当唐柏的真元以气的形式运行起来,那些隐藏于气中的细胞组织偏相互地粘合了起来。

    比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肺相通,又络大肠,循于胃口,生成喉咙。

    于是,无数的细胞组织粘合形成穴位,形成了肺,形成了大肠,形成了胃,形成了喉咙。

    又如足阳明胃经,属大肠,结肺,起于鼻,入上齿,环口夹唇,循喉而下,与手太阴肺经相辅相成,全阴阳为周天。

    而后是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

    唐柏如同一个陌生的人,冷静的看着十二经络,各生成五藏六腑之形。

    看看到了自己的心脏,形职莲蕊,生出细微的血管,一张一合,在砰砰地跳动。

    他看到自己的肺,如同鱼的嘴巴;他看到自己的肝,像是在燃烧无形的火焰;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脾、自己的肾,看到了大肠、小肠、胃、胆、膀胱。。。。

    一切自然而然,神态如生,自意识始,生出各种器官,俱有呼应关联。

    他看到了整个人的生成,一切如同无数画面,烙印在他的心里。

    他看着由真元所化的气,形成周天三百六十五个维度,不断运行。

    他看到血脉形成后,由血生骨,由骨生筋,由生筋生肉的过程。

    此时的他,由一个圆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他有了手与脚,用了血肉皮肤,有了筋骨,有了五藏六腑。

    但他依旧没有脱离那种极致的静。

    而徐彩凤却是一脸古怪的看着眼前的唐柏,如同看一个陌生人一般。

    确实的来说,唐柏此时真的像是一个陌生人。

    他的相貌跟以往的唐柏有了完的不同。

    他的气质与以往也有了完的不同。

    而且他的修行境界,徐彩凤完全看不出来。

    此时的唐柏就像一个没有任何修行的普通人。

    身上没有半点修为的波动。

    徐彩凤忍不住伸出手来,在唐柏面前扬了扬。

    但唐柏睁开的双眼,却如同没有看到一般。

    徐彩凤忍不住又扬了扬手。

    唐柏依旧宛如不见,如同木雕一般,一动不动。

    徐彩凤忍不住发出声音道:“唐柏,是你吗?你怎么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